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7:56    次浏览
一抷紫砂泥一鞠品茗梦绞泥壶创始人周维册的艺术人生 a大匠周维册,贵州人,中国工艺美术师,擅长绞泥紫砂壶制作。20年前的“初遇”,便成为一生的痴迷如果说,有一个地方能让一个人一呆就是几十年甚至一生,那这个地方一定是有着值得他留恋的东西。 出生于1971年的周维册,来宜兴已经20多年了,提起宜兴,他的脸上不禁露出满满的喜悦,“大半辈子做过最大的决定就是留在丁蜀镇,而这个决定就因为这里的一把紫砂壶。”二十多年前的一天,周维册正值年少青春,跟着朋友来到江苏做生意。 初来宜兴丁蜀镇,就被这座叫“陶都'的地方深深的吸引了,其大街小巷里弥漫着浓浓的紫砂泥土香,古朴典雅,气韵生动的各类紫砂工艺品随处可见。随同的好朋友立刻嗅到了紫砂工艺品价值攀升所带来的商机, 而正当好朋友们在一起纷纷商量着如何在当地做紫砂生意时候,周维册的目光却停留在身后橱柜里的一把紫砂壶。 也许是那一把紫砂壶太美,太精致了,勾起我心底想学做壶的冲动,这也算一种缘分吧。没有学会做生意却赚到了一门手艺,值了。”日复一日的做壶,只为技艺的精益求精。如今他做过的的壶已经不计其数。他手中的那一抔紫砂,已不再是年少初学时那蹩脚的茶壶,而是橱柜里,那一把把精美的艺术品,绞泥紫砂壶是周维册手工制壶最大的亮点。 用白、褐两色(或多色)泥料相间揉合在一起绞成自然纹理,相似木纹,纹式清晰多样,呈自然肌理效果。 一般常见有木理纹、水波纹、流云纹和雨花石纹等。绞泥作品最独特之处在于,绞泥纹路通转壶身、连绵不断,犹如一个整体。由于每个“壶人”对作品的表现和创意手法不同,所以,每把壶的每个部位制作方法都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。为大家展示的是周老师制壶的独特手法。练好的泥料拍成片,用圆规划出壶身、壶底,壶身壶底初步镶接。拍打出雏形,然后需要仔细修整。比对壶口形状做壶盖雏形,贴壶盖儿。搓出壶把儿。壶嘴,壶纽儿成型。一定要成一条直线,分毫无差。壶型大美之一,亦在于此规正中。壶嘴开孔,孔开的好不好,直接影响出水。 壶身上刻绘图案烧制成壶。一把方壶,承载着做人之道 在采访中周维册老师毫不掩饰对这把高六方绞泥紫砂壶的喜爱,他说“高六方壶'不是气势压人,却是气韵典雅、周正挺括,给人以刚正挺直的感觉,如君子般正直。”制壶时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和烫伤,如今做过无数紫砂壶的他,双手已经布满老茧和伤痕。岁月沧桑留下的痕印依稀可见。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,周维册都在紫砂壶工作室,制作紫砂壶在他看来一直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。反复看过他做的紫砂壶后,攻略姐不禁为那双常年混于泥土之中的粗糙的手所触动,一件美的工艺品,从来都是手工艺人血汗和时间的结晶。人间珠玉安足取,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”这句千古名句饱含着文人墨客对宜兴紫砂壶的赞誉。壶人骨子里流露出的阔达和淡泊,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。正如周维册老师说的,在自己的紫砂壶上盖上自己印章时,那一刻,内心最充实的。精深的紫砂文化,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得以源远流长。周老师淡泊名利,安于修身制壶,据他自己说从不参加展会什么的,恰逢第二十二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开幕之时,周大师也来郑州了,为的是结识一些有缘之人,以壶交友,不求伯乐相马,只求伯牙逢子期。周大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C1-093恭候大家的光临,周大师电话15251400679来和周大师品茗捡漏。